郑州:2024年中小学招生政策发布!

5月27日,郑州市教育局发布了郑州市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相关政策。

2024年,郑州市区初中学校共计划招生1998个班,比去年增加了99个班

【原则】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应严格执行免试入学规定,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筛选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学生入学时,坚持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的原则,坚持以适龄儿童少年随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为准的原则,坚持户籍与父母生活家庭实际住址一致的原则。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随监护人。
各开发区、各区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原则,完善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综合考虑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和分布情况、学校布局、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定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片区范围。

【招生】全面落实公民同招

【招生】全面落实
今年,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开发区、各区要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总体要求,分别明确小学、初中学生录取的具体方式和规则,切实保障入学机会公平。片区内报名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的,应全部录取;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已明确的规则录取,其余未录取学生由区教育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
与去年一样,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不得跨学校所在区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对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学校,招生办法与往年相同。

【报名】不同类别学生报名方式不同

今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报名分为线上报名和现场报名,其中线上报名时间为6月11日8:00—6月12日23:59;现场报名时间为6月16日—6月17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报名方式不同。

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报名

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在毕业小学集中报名,毕业生(家长)按要求如实详细填写《2024年郑州市市区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提交毕业小学,毕业小学审查相关证件,做好小学毕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工作。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跨区报名由各区中招办统一办理。

非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报名

非郑州市区小学毕业生报名方式有两种: 

■线上报名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且父母在郑州市区有房产的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可登录郑好办APP“教育一件事”,通过确认户籍、房产等信息,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
线上报名成功的不再参加现场报名,未进行线上报名、线上报名不成功或线上报名审核未通过的,可进行现场报名。

■现场报名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提供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等,按规定时间到家庭住址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提供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等,按规定时间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分配到相关初中学校就读。

【规范】全面清理不必要证明材料

今年,郑州市区继续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同时,将加快推进区域内户籍、房产、居住证等入学相关信息共享,实现网上报名、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
信息采集工作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照顾】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开发区、各区要会同当地残联,认真摸清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落实“一人一案”,实施分类安置,由就读(送教)学校为学生建立学籍。

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到普通学校就读的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

重点做好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入学工作,建立入学工作台账,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同时,做好优抚对象子女入学。按照有关规定,统筹解决好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的入学问题。

【保障】保障学位资源供给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开发区、各区要按照“十四五”期间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严格落实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优化学校空间布局,确保城乡中小学布局与区域人口变化特别是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划片入学需求。

同时,要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有效扩大公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抓好新建、改扩建公办学校项目建设,并尽快投入使用,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

各开发区、各区要加快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积极采取集团化办学、教育发展共同体、新优质学校创建、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严格】严格学籍管理

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要求,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和小学毕业生未被录取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就近分配入学后,自行选择到其他学校就读的学生,初中毕业时参加普通高中招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

【纪律】“十项严禁”规范招生工作

招生期间,各学校要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具体为:

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严禁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宣传考试“状元”和升学率。

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设立实验班,已经批准设立的实验班,实行实验班年审备案制,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的名义“掐尖”招生.

【提醒】有问题可拨打郑州市区招生咨询、举报电话

郑州:2024年中小学招生政策发布!

本文转载自大象新闻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河南教育手机报的头像河南教育手机报统筹
上一篇 2024年5月27日 09:27
下一篇 2024年5月27日

相关推荐

  • 刚刚,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知!

    2024届高考考生及家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详见附件1),对部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实施办法》事关报考考生的切身利益,请广大报考考生及家长认真阅知。 一、本研衔接师范生公…

    2024年6月26日
    1.5K0
  • 郑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创意编程暨智能设计大赛决赛举行

    郑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创意编程暨智能设计大赛决赛在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举行 郑州市教育局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孙茂占讲话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连珂宣布开赛 比赛共吸引来自全市473支队伍参赛 选手们通力合作,细致调试作品进行现场展示。 创意编程选手们沉着冷静,认真思考。 11月25号上午,郑州市第五届中小学创意编程暨智能设计大赛决赛在郑州市第四十七高…

    2023年11月27日 教育要闻
    7100
  • 河南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考前提醒

    我省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将于6月22日-24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提醒注意以下事宜: 一是牢记考试时间。按照准考证上的考试时间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入考点,千万不要迟到。妥善安排赴考行程,时间安排要留有余量,确保按时进入考场,顺利参加考试。 二是准备好考试文具和本人《准考证》。今年中考允许携带文具有:塑料透明外壳黑色字迹中性笔(含备用芯)…

    豫教要闻 2024年6月20日
    1.1K0
  • 做智慧父母  育阳光少年

    做智慧父母  育阳光少年 ——驻马店市驿城区妇联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走进市第三十六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1月4日下午,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妇联家庭教育报告会走进驻马店市第三十六小学,为家长们带来一场家庭教育讲座。学校工会主席张盈盈主持讲座。   首先,家…

    2024年1月5日
    1.2K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256208228

邮件: haet20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