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从国家层面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建造《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缆绳部分应选用什么材料?” “观察水杯里的水,杯壁边缘处的水位为什么比中间略高?” “树木年轮,一圈就代表一年吗?” ……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减一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减掉的是不必要的额外负担,增加的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从个人角度看,在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从国家层面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加快补短板,在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要盘活各方面资源,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并提供资源和课程,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科学教育的机制。此外,还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帮扶托底工作,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吴丹

本文转载自光明网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河南教育手机报的头像河南教育手机报小编
上一篇 2023年6月26日 13:01
下一篇 2023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拓宽科普人才职称通道

    如今,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技传播”方向职称评审,不再以论文或专著作为硬性要求,在副高级职称评审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体发表新兴产业或前沿科技相关科普文章也可作为评审指标。据报道,近期多名颇有影响力的自由科普人获评首批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 科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

    媒体聚焦 2024年6月4日
    1.4K0
  • 中小学如何实现优质发展?两位校长这样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今天的“教育强国大家谈”栏目,一起看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和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卫新的观点

    媒体聚焦 2023年7月25日
    8070
  • 本科新增专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今年高考前,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其中,增设本科新专业24种,2024年起可进行高考招生。新增设专业体现了哪些新特点?将为考生提供怎样的选择?高校招生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与考生、家长共同关注。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选择…

    媒体聚焦 2024年6月11日
    8240
  •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关于教材建设的部署要求,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教材已通过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核,于2023年9月开始在全国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新入学一年级投入使用,2024年秋季新学期实现使用全覆盖。   中职三科统编教材突出育人导向,紧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北京:用好京华大地生动实践,打造教学“数字地图”

    长期以来,“难以实现全覆盖”“实践教学资源不均衡”“实践经费不足”等成为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的难点。对此,北京市对症开出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药方”,依托全市16个“区—校”共同体,确定了东城区人民法院、北京冬奥公园等211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随着越来越多实践教学基地建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教学基地里,学子们可以在国子监博物馆感…

    媒体聚焦 2024年3月18日
    1.5K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256208228

邮件: haet20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