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承华:遏制校园霸凌,老师应成为“第一道防线”!

山西大同大成双语学校的校园霸凌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一阵小小的波澜,之所以说它“小”,是因为只不过一些家长和吃瓜群众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了那么几天,一些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做了评判,然后事情很快得以“平息”。这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虽然学校、家庭、社会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打击校园霸凌,但无止尽的校园霸凌为何依旧难以杜绝?

最近,又看到几篇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的报道,我不会因为气愤(对霸凌者)和心疼(对被霸凌者)再影响自己的情绪,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为大同事件我曾数日失眠),但我又无法对此麻木。看到不少人从家庭角度分析和支招,作为跟孩子们打了近50年交道的老教师,我希望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进行一下思考与分析。

为什么说老师应该是遏制校园霸凌的“第一道防线”

“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行为和事件。中小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校园里度过,与孩子们近距离、长时间接触的是我们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中的“道”“业”“惑”绝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教给孩子课本中的知识,“教书”和“育人”都是为师者的责任。无论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属于未成年人,都是我们的学生,每天围绕在身边,一声声叫着我们“老师”。学生在老师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种不应该发生的事情,难道作为老师不应该反省自己的责任吗?

在诸多校园霸凌事件中,很多人认为家长是第一责任人,指责霸凌者的父母培养出了“小恶魔”,被霸凌者的父母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和反抗。这些我也认可,孩子在道德和行为表现上出现任何问题,家长都难辞其咎。但那是“过去时”,是家庭的先期教育出了问题;事件过后应该惩罚谁?如何惩罚?那是“将来时”,乃亡羊补牢之举;而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可是“现在进行时”,甚至跟咱们老师存在于同时间、同空间,怎么可能没有察觉、没有反应、没有作为呢?居然还会出现把曝光家长踢出群,警告其他家长不要“传谣、信谣”的班主任,这样的老师对学校领导可谓“忠心耿耿”,但对自己的学生毫不负责!

老师如何当好遏制校园霸凌的“第一道防线”

有些老师认一个死理:你们那会儿的老师多好当啊?对此我不多做辩解,在我最新出版的《30年班主任,我没干够》中,我专门阐述了“每一个年代、每一个时间段的人,包括学生,都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这才是进步。”校园霸凌,确实是个新概念,过去几十年中没有用过这个词,但不代表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相对强势和相对弱势的人,中小学生也绝无例外,所以同学之间欺负与被欺负也是常态。

我曾经的学生,现定居美国,在自媒体上偶遇我后,向我表达谢意,说她在初中时被同学欺负,是我鼓励她,给她撑腰。回忆起往事,这是一个特别柔弱、不善表达、相对内向的女孩子,当我知道同学中有人讥笑、欺负她时,我拉着她的手走进班里,发出严厉的禁令,以后没人敢欺负她了,我也就把这事忘了,没想到远在异国他乡已经24岁的她依然记在心里。

我在记忆里搜索了一下,30多年班主任、年级组长的经历中,我真的帮助了不少在集体中处于弱势的孩子。我的“护犊子”是有名的,绝不允许我的任何一个学生受到歧视或伤害,尤其是学习偏差、身材偏胖、家庭环境不好、性格内向不会表达、身体有缺陷的,他们本身就容易有自卑心理,一天在学校近10个小时,如果老师不给予他们心理支撑,那在学校的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煎熬。

怎样当好遏制校园霸凌的“第一道防线”,我给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有法律意识。《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都对教师提出要求,教师的责任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我们不可忽视。

其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是基本的师德。当学生在老师的心中没有三六九等,不因其家庭背景、父母收入、成绩优劣而被区别对待时,一旦班级里出现不好的苗头,老师应有的态度是气愤——心疼——自责——积极面对。哪怕是你最喜欢的学霸做出不好的行为,你的气愤也应该是由衷的;被欺凌的学生再不好也是未成年人,心疼是你对孩子的爱;在自己的班里出现这样的事,自责是为了修正,给自己一个提醒;最后要积极面对,努力做好双方调解工作,最重要的是端正班级风气,杜绝不良现象的再度发生。

再次,也是我最看重、30年来一直坚持奉行的:用心对学生,你心里有学生,眼里才会有学生。我曾经在听一节高一地理课时,听到一个学生剧烈咳嗽,可能怕影响老师讲课,使劲儿压着自己的咳嗽声,我理解那个难受劲儿,所以特别心疼。下课后我提醒年轻班主任,“他们是住校生,生病了老师要多关心,课间去问候一下,让孩子感到老师的温暖”,可这位年轻班主任居然说:“我就坐在您身边,怎么没注意到有人咳嗽啊?”是啊,他的注意力全在“有专家听课,维持好课堂纪律,别出岔子”上,不是没听到那阵阵咳嗽声,而是没有感受到,没往心里去。如果老师把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装在心里,霸凌现象的蛛丝马迹怎会没有察觉,没有耳闻?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当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线教师,既是教育者和学生人生的指导师,又是学生们最密切的接触者,懂点心理学,维护学生的自尊,本应责无旁贷,但现实生活中不尊重学生、伤害学生自尊的事情却时有发生。在和一位老师交流时,我提醒她“您在教室揪着学生脖领子往外拖他,同学们一边笑一边起哄,您知道那个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吗?”“他可是全校最有名的坏学生!”,这位老师脱口而出。这句话真把我惊呆了,我本意是想告诉她,这个学生亲口告诉我,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个字“恨”,恨老师,恨笑他的同学们!可悲的是,那位老师眼里只有一个8岁半的“坏孩子”。而这个孩子的“恨”如果不能及时刹车,伴随他到青春期,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还好我及时帮助了他。可是让我不敢往下想的是,山西大同被霸凌的这个10岁男孩,他的心理阴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吗?

真心希望,老师能够用爱心、责任心和智慧去管理班级,成为校园霸凌的“第一道防线”,让“校园霸凌”不要成为一个持久的话题!

本文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河南教育手机报河南教育手机报统筹
上一篇 2023年10月20日 15:38
下一篇 2023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

  • 发挥组团提质“乘数效应‘’ 助力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

    2020年,在教育部的统筹下,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协同3所地方师范院校“组团式”对口支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2022年4月,教育部推动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从“1+3+1”组团式对口支援到“1+M+N”师范教育协同提质,不仅是名称和方式的改变,更是内涵和机制的延续与完善。

    媒体聚焦 2023年3月24日
    4890
  • 以兴趣为引导 助力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近10年来,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人数增幅超过30%。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和实验室设置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然而,师资紧缺的情况仍然存在, “文科”教师兼职也并不鲜见,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尚有不足,小学科学教师教研共同体数量依旧偏少。在一些偏远地区,科学课程并未开齐,课程内容重知识轻实践,教育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也不甚理想。此外,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一些短板仍不可忽视。例如中小学科学教育缺少装备标准和实验室标准,科创氛围不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媒体聚焦 2023年3月16日
    5130
  • 教育部印发《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 ——幼儿园督导评估有何新变化

    幼儿园督导评估有了新办法。 近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条件、队伍建设、内部管理6个方面,对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作出全面规定。 早在2017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就印发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建立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制度。时隔7年,《办法》的出台体现了哪些新要求?与20…

    媒体聚焦 2024年2月4日
    2.7K0
  • 向校园欺凌说“不”,学校、师生要这样做

    4月26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部署,今年要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并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那么,“起底式”大排查,要怎么起底?又要排查什么?有哪些具体的抓手和措施?更重要的是,摸完底之后还要做什么? 如何解决“早发现”的问题?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最关键的还是要及早发现问题,难的是怎样发现。从发现的角度来说…

    2024年5月3日
    2.7K0
  • 推动数字素养融入师范生培养体系

    师范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枢纽,建立健全师范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树立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提升数字化教育的意识、知识与能力,明确数字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成为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

    媒体聚焦 2023年3月23日
    363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256208228

邮件: haet20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