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帧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壬寅年腊月初十
◆ 导读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 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 “双减”后作业管理做好“减法”
>> 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理念,值得收藏
>> 《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之始
【天气】
>> 郑州市区 晴转多云 0℃~10℃
第2帧

【重要通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做好药物、检测试剂的生产供应储备和配送工作,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行为;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推进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满足群众节日物质文化需求,规范文化旅游假日市场秩序,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有序恢复发展。
《通知》强调,做好群众出行保障,确保重要客运枢纽不关停、重要客运线路服务不中断;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协同发力,大力纠治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帮扶救助、安全生产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治岁末年初以总结部署工作等名义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做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确保重要情况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有效处置。
(详情请见:http://www.xiongan.gov.cn/2022-12/27/c_1211712560.htm)
第3帧
【教育要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战略任务、重点工作、组织实施四个方面,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意见》强调,要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意见》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按规定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到校工作。三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新建一批公共实践中心,支持一批企业实践中心。四是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建设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五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详情请见:http://www.news.cn/2022-12/21/c_1129224352.htm)
第4帧
【重点关注】
◉ 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日前,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牢牢把握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7起案例分别是:湖南省长沙市龙湾国际幼儿园教师彭某某伤害幼儿问题、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完全小学教师付某体罚学生问题、中山大学教师杨某某性侵女学生未遂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塔中学教师张某惩戒不当问题、辽宁大学教师何某性骚扰女学生问题、江苏省盐城市向阳路小学教师朱某某收受学生家长钱物问题、浙江省义乌市文华小学教师顾某某猥亵学生问题。
(详情请见: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12/t20221228_1036899.html)
第5帧
【教师发展】
◉ “双减”后作业管理做好“减法”
“双减”政策开始实施之前,教师工作大概是这样的节奏:备新授课、上课、处理作业、批改作业。“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减少回家的书面作业,这也就意味着以前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在校作业,一天的工作节奏无形中紧张起来。时间要怎么分配,作业要怎么讲评,后进生问题要怎么解决?
首先,在备课中打破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的藩篱。让教学知识点与练习巩固保持相关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方向、有抓手。同时,也让随堂练习真正成为对课堂所学的检测与巩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简化方案,不仅要便于教师操作,更要让学生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不再面面俱到,而是每周选出一名表现特别突出、一名进步显著的学生。每一次评选我都非常慎重,会跟踪观察和记录,也会结合对班级学生的总体培养方向,借助评价引导学生。
另外,我从以下两点进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调整。首先,少一点儿大张旗鼓的要求,多一点儿个性化的帮助。其次,少一点儿不满,多一点儿感谢。先感谢家长,再提出一点点期待。家长会很乐意接受,也会更有耐心配合我们教育子女。
“双减”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让教育工作走向简约。但简约不简单,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做到给学生布置的练习更加精准,与家长的每一次沟通都可以多一分共情、收获多一分支持,探索出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作业管理路径。
(详情请见:https://edu.gmw.cn/2022-12/29/content_36265412.htm)
第6帧
【家长课堂】
◉ 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理念,值得收藏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孩子们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一系列的成长轨迹,都会不断地受到家庭教育给予的指引和影响,并且会潜移默化地伴随他们的一生。那么,作为孩子启蒙教师兼终身教师的家长们,到底应该如何将正确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进行到底呢?
一、父母要与孩子共同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是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二、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而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三、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四、让读书成为孩子生活方式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成长而言,主要任务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
(详情请见:https://edu.gmw.cn/2021-10/23/content_1302649643.htm)
第7帧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之始
◈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注释
①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②道:用语言表达出来。
③常:恒久不变。
④名:这里指道的名称,文化思想。
⑤名:用语言表达出来。
⑥徼(jiào):通“窍”,踪迹的意思。
⑦玄:幽昧深远。
◈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第8帧
– – – – – – – – – –
★ 本期新闻来源:央广网、新华社、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教师博览等。
★ 本报由河南教育人才手机报承办,免费发送。
★ 编辑:鲁 珍 田 晋
★ 审核:孙隔隔
★ 统筹:张玉华
发布者:河南教育手机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