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手机报》 第4期

>> 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 引大师,育大才!毛杰厅长谈河南高等教育

>>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梳理

>> 资深教师总结的19点教学经验,新学期用得着

>> 北师大历时7年的教育质量报告,用数据揭示影响学习的9大要素

>> 《道德经》第四章  象帝之先

banner

第1帧


癸卯年正月初十

◆ 导读 ◆

>> 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 引大师,育大才!毛杰厅长谈河南高等教育

>>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梳理

>> 资深教师总结的19点教学经验,新学期用得着

>> 北师大历时7年的教育质量报告,用数据揭示影响学习的9大要素

>> 《道德经》第四章  象帝之先

【天气】

>> 未来一周我省天气主要为晴天,最高温度16°C,最低温度零下3°C。

第2帧


【重要通知】

◉  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意见》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意见》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政府统筹、坚持协同共育、坚持问题导向”四项工作原则,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一是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学校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要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二是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家长要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充分理解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要利用闲暇时间带领或支持子女体验社会,帮助子女更好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三是社会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类教育基地和活动场馆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支持社会有关方面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社会文化及良好网络生态。

《意见》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积极推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要强化专业支撑,推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团体开展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要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宣传协同育人的政策举措、实际成效和典型案例,广泛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第3帧


【教育要闻】

◉ 引大师,育大才!毛杰厅长谈河南高等教育

引大师、筑大台,干大事、育大才。2023年河南高等教育又有哪些期待?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2023年河南高等教育如何发展。

一、支持“双一流”,河南“十四五”投130亿元

“郑大、河大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河南农大等7所高校的11个创建学科目标明确,我省‘双一流’建设和创建的‘四梁八柱’已经确定,路线图也已经绘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介绍,河南构建起资金、人才、项目、平台等全方位支持体系,特别是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省财政将投入130亿元予以专项支持。如何努力实现“双一流”建设上水平、有突破?毛杰介绍:“狠抓郑大、河大的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倍增学科,以及创建高校的11个创建学科,推动‘双航母’提质进位和‘第二梯队’冲刺攀峰。”此外,河南还将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推动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综合改革,重塑内部治理体制机制,激发师生创新内生动力,推动学科跨越式发展。

二、重点筹建电子、航空、工程等高水平本科学校

毛杰透露,今年河南力争新增4所左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00余个博士硕士学位点,扩充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载体。据毛杰介绍,2022年,我省创造条件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全省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达到 3.33万人,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本科招生计划达到32.22万人,创历史最高水平,我省本科招生规模已经持续多年稳居全国各省首位,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专科招生突破50万人,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毛杰介绍:“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和学位点建设方面,以持续督导评价,分层分批推进6所博士立项建设高校、27所硕士立项建设高校、155个博士立项建设学位点和144个硕士立项建设学位点加快建设。”

三、搭建高端平台,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如何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毛杰提到,河南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全省高校与企业签约共建研发中心1200余家,并遴选确定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0所高校为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聚焦服务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未来新兴产业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行业共性技术和转型发展需求,立项建设郑州大学集成电路等6所未来技术学院;启动省级特色行业学院建设,遴选立项建设46所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积极促进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首席观澜)

第4帧


【重点关注】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梳理

1月14日上午,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亮点回顾

1.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超过8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6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4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8%;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城镇化率57.45%、提高6.9个百分点。

2.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增加到16家;国家级高新区增加到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52%,研发经费突破11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到12.9%、25.9%。

3.乡村振兴扎实推进: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连续6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保持在1.6亿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综合机械化率87%,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7%;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57.8%,粮油加工转化率80%;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乡村更加美丽宜居。

4.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改革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超过90%;自贸试验区160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6000列;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为中欧合作重要纽带;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1家,累计引进省外资金5.17万亿元。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黄河流域建成标准化堤防501公里,完成湿地修复2.5万亩;完成30万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接续实施,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基本完工;完成矿山生态修复72万亩;累计造林1407.5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PM2.5、PM10平均浓度下降率均超过20%;国控断面劣V类水和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6.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95所;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扎实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一期任务顺利完成;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53所县级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二、2022年“成绩单”

一是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生产总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25%,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三个一”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1万亿元。退税减税降费1297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984亿元,惠及企业4.8万户。粮食总产量1357.8亿斤,新增49亿斤、占全国增量的66.3%;二是加快培训新兴动能,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新建7家省实验室、15家省产业研究院,28家省中实基地、12家省创新联合体。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四是拓展开放合作领域;五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六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三、2023年“小目标”

⑴经济增长6%

⑵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

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⑸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⑺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

⑻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⑼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⑽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

⑾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⑿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

⒀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四、2023年怎么干?

围绕今年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快提振市场信心;全面促进消费增长;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2.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人才引育力度。

3.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着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4.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中心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绿色家园。

6.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更大力度发展口岸经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7.加快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健康河南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第5帧


【教师发展】

◉ 资深教师总结的19点教学经验,新学期用得着 

  一、如何备课

1. 对比教材:备课时要对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 提前备课:在假期中尽量把新学期的课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 把握整体: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要讲授学生完全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如何上课 

1. 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绝不拖堂。 

2. 关心学生: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 善于提问: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4. 注重互动: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5. 勤于总结: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要写“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如何提问

1. 要有预见:“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 “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2. 换位思考:“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 “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3. 鼓励提问: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四、综合经验  

1. 多肯定,少否定: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 不断学习: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3. 上好每一节课:每上一节课,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如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4. 珍惜时间: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6帧


【家长课堂】

◉ 北师大历时7年的教育质量报告,用数据揭示影响学习的9大要素

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报告》全面梳理团队七年多来在181个区县的2638所小学、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采集到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

《报告》涉及了学生手机依赖、课外补习、睡眠不足等多个教育“新痛点”,并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区域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进行科学“把脉”,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统筹推进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地区学生手机依赖比例高于城市学生

《报告》的一项调查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种“依赖症”:其中有一所学校近七成的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报告》认为,从整体上看来,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而团队历年的追踪数据显示,有手机依赖或倾向的学生比例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子女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受其父母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较大

《报告》分析,父母有手机依赖行为,其子女手机依赖的比例几乎翻倍;另外,如果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则会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三、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上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以小学阶段为例,《报告》调查发现,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42%、35%和37%。虽然城市学生手机拥有率高,但农村地区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最高,为17%,而城市和县镇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和12%。

而在中学阶段,即便城市和农村学生手机拥有率相当,但农村地区中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依然更高。《报告》调查发现,超过25%的农村地区寄宿生认为,自己睡眠不足的原因是“看电视电影、玩手机或网络游戏等消遣活动”,而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寄宿生。

“农村地区父母共育的欠缺可能是造成手机依赖情况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刘坚分析,父母共育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手机依赖。城市父母能做到“养育子女过程中共同合作、与配偶合理分配育儿任务”的比例,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的父母。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有限制地让学生带手机入校园。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要求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在刘坚看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言传与身教是重要的:从言传角度出发,父母应与孩子就手机使用时长、手机使用方式等制订“家庭手机使用规则”;从身教角度出发,父母应认识到,通常若父母自身手机依赖较高,那么其孩子手机依赖程度也高。他建议,“父母自身也应做好表率,养成较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四、补课时间越长学业成绩反而下降

《报告》显示,在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而在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上升至32.8%,甚至在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个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

刘坚带领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刘坚解释,作业时间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时,其学业进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

以初中阶段为例,有34.9%的成绩优秀初中生每周补课超过3小时。而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中等的学生群体中,也是如此。

五、课外补习和课内作业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反映,当自己的睡眠不足时,第二天上课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奋战到半夜’来提高学习成绩是得不偿失的。”刘坚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睡眠日”的一次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曾提到青少年的“缺觉”问题。他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及脑智力的发育,严重的或可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陆林建议,高中生要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要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则要达到10个小时左右睡眠。

六、保障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坚持阅读、丰富亲子活动,让超过九成的小学生和八成的中学生感到幸福

提升学生幸福感,做好五项基本“保障”至关重要。若能为学生提供五项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

该团队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睡眠时间)、早餐(每周至少五天早餐)、体育锻炼(每天均参与体育锻炼)、阅读习惯(每天阅读半小时)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的潜在影响。数据表明:以小学生为例,得到五项基本“保障”的学生比例仅为12%,而在这些学生中,感到幸福的学生比例为91.5%。当所有“保障”均不能满足时,学生感到幸福的比例仅为48.9%,平均而言,每缺乏一项“保障”,学生幸福感比例会下降10%左右。

第7帧


七、阅读有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相关数据充分诠释了冰心“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意涵。数据表明,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提高主观幸福感。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当家中藏书量相当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表现较佳;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该团队对有关学生阅读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调查,其中包括家庭藏书量、阅读时间、阅读兴趣、读物类型等,基于多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有益的书,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相当于多接受了约1学年的学校教育)。读书的益处除了体现在学生学业表现外,也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数据发现,家中藏书量越多的学生,其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低,且主观幸福感越高。

八、中学阶段,父母过多关注子女学习,尤其是考试成绩或名次,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父母关注、关心子女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在小学、初中或高中学段,家长更多关心子女的日常生活、爱好特长、同伴关系或学校氛围时,学生在学业发展、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更好;但是,若家长更多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过度关注子女考试成绩及名次,对于初中、高中段的学生发展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全社会应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九、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人文环境能够帮助处境不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研究数据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抗逆学生比例分别为15.5%和17.5%。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亲子关系良好,学校普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采用得当的教学方式,那么该地区学生的抗逆比例将显著增加。

“抗逆学生”指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国际上通常用这些学生在相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中的占比来衡量该区域的教育公平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5.5%,初中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7.5%。不同区县抗逆学生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小学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3.4%-26.3%,初中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5.3%-32%。

数据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抗逆学生比例反而较低,而初中阶段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国际相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出现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成长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富裕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使得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更难以实现抗逆。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长若能够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该地区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50%和53%;若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如博物馆、文化站、科技中心等),丰富子女课余生活,则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1%和15%。如果学校能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3%和66%。如果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4%和17%;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那么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2%和47%。

第8帧


banner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四章 象帝之先

◈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③兮似万物之宗④。挫其锐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⑨兮似或存⑩。吾不知谁之子,象⑪帝之先。

【 注释 】

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⑪象:似。 

◈ 参考译文

⼤道是空虚⽆形的,它发⽣作⽤时,永⽆⽌境。它如深渊⼀ 样⼴⼤,像是世间万物的宗主,它不显漏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它看起来幽隐虚⽆,却⼜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产⽣出来的,好像在天地之前,就已经有了。

第9帧


★ 本期新闻来源:新华社、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河南省教育厅官网、大河报·豫视频、河南省家庭教育云平台、教师发展、河南省教育人才学会官网等。

……………………

★ 本报由河南教育人才手机报承办,免费发送。

★ 编辑:鲁 珍  田 晋

★ 审核:孙隔隔

★ 统筹:王金辉

发布者:河南教育手机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河南教育手机报河南教育手机报小编
上一篇 2023年1月17日 12:05
下一篇 2023年2月7日 14:36

相关推荐

  • 《河南教育手机报》第39期

    〓导读〓

    【重要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由河南省教育厅承办的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年度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名师培育对象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实施河南省中小学食育工程的指导意见(2023-2030年)》的通知

    【重点关注】

    ◆中原工学院迎来新院长:“尽快完成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建任务”

    ◆206项!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结果

    ◆名单来了!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结果

    【教育要闻】

    ◆涉多所高校!河南省政府新任免一批干部

    ◆今天起施行!中小学在职教师只要参与,从重处罚!

    【教师发展】

    ◆当代教师的幸福感,就藏在这6根魔法棒里

    ◆唤醒·积蓄·成长——年轻教师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家长课堂】

    ◆和孩子一起吃晚饭吧,因为这是父母能给的最好教育

    ◆家长关注:学习自觉主动的孩子,家长都做对了什么?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得道抱一

    【天气预报】

    本周天气多为晴天,最高气温24°C,最低温度9°C。

    2023年10月23日
    3640
  • 《河南教育手机报》第51期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癸卯年腊月初二
    〓导读〓
    【重要通知】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23-2025年中原名师培育对象遴选考核的通知
    【重点关注】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视频调度会

    ◆务虚会上,8位委厅领导围绕分管工作谋发展

    ◆2024年工作务虚会召开!教育厅23位处长这样谋划——

    【教育要闻】
    ◆教育部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教育部启动第三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荐工作
    ◆河南省本科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一体化平台发布
    ◆郑州23条措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发展】
    ◆怎么开好期末家长会?看这一篇就够了
    ◆面对压力,新教师如何应对?
    【家长课堂】
    ◆“妈妈,期末我考不好怎么办?”父母的回答至关重要!
    ◆让孩子从“逼着学”到“主动学”:最好的教育,是唤醒他们的内驱力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尊德贵
    【天气预报】
    本周天气多为晴天,最高气温9°C,最低温度-3°C。

    2024年1月29日
    1.4K0
  • 《河南教育手机报》第54期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癸卯年腊月二十
    〓导读〓
    【重要通知】
    ◆教育部公示!这些中小学课例入围部级精品课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2023年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名单的通知
    ◆关于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及“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评选结果的公示
    【重点关注】
    ◆教育部、财政部发通知,对这些高职学校和专业开展绩效评价

    ◆1月30日开幕!教育部发布会聚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国际基础教育八大创新趋势

    ◆这些教育者入围“出彩河南人”2023感动中原年度人物候选人

    【教育要闻】
    ◆2023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教育部公示!河南这些高校获奖!
    ◆一小学全面取消寒假书面作业,教育局回应!
    ◆“提高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河南两会上,有这些“教育声音”
    【教师发展】
    ◆怎样过一个幸福感十足的寒假?送给老师们“十点”锦囊
    ◆学会做一个“不扫兴”的老师
    【家长课堂】
    ◆寒假,拿什么来丰富孩子的生活?
    ◆寒假劳动清单来了,快为孩子收藏,寒假肯定用得上!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
    【天气预报】
    本周天气多为雨雪天,最高气温9°C,最低温度-5°C。

    2024年2月19日
    1.7K0
  • 《河南教育手机报》第55期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癸卯年腊月廿九
    〓导读〓
    【重要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七届中小学“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评选结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服管理系统应用工作的通知
    【重点关注】
    ◆公示!事关河南中小学生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拟确定通过!

    ◆河南3+25!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公示

    ◆祝贺这48名教师成为2023年度中原名师!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涉及教育工作有这些

    【教育要闻】
    ◆好消息!2024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本金可延期偿还
    ◆财政部:支持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如何认定?教育部详解
    ◆2023年河南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67%
    【教师发展】
    ◆教师如何利用假期提升自我?
    ◆寒假,这十本书老师可以读一读
    【家长课堂】
    ◆春节拜年,孩子不开口,家长可以这么做
    ◆富足的孩子,都是家长陪出来的(附寒假高质量陪伴建议)
    【全民阅读】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天气预报】
    本周天气多为大雪,最高气温15°C,最低温度-10°C。

    2024年2月20日
    1.2K0
  • 《河南教育手机报》 第3期

    >> 教育部公布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名单,河南这些校长老师入选!

    >>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

    >> 教育部: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

    >> 河南省教育人才学会入选河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候选名单

    >> 《2022-2025年教师发展战略计划》提及了什么?

    >>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2023年1月17日
    820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1256208228

邮件: haet202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